普通打工者怎么理财,现在我们必须要注重投资理财,不仅能抵御通货膨胀,还能为你创造更多的财富。尤其在现今高房价、高物价、高压力的“三高”环境之下,如果你仅仅靠那点死工资,只会赚钱不注重投资理财,到头来还是一个“穷人”。普通打工者怎么理财,其实掌握以下个人投资理财四原则,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你的未来,理财金服小编来告诉你这方面的知识,希望能帮助你。

理财活动一定要以不影响日常生活秩序和生活质量为前提,在数量上不挤占生活基本开支和应付未知支出,也就是刚需,并且一定不能占据你大量的和时间和主要精力。否则花大力气吃力不讨好,除非你是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,这就是你的饭碗。理想状态是在正常生活工作间隙稍加关注即可,调剂生活,捎带就办了的事。 有一种观点认为理财是有钱人才愿意干的事,自己都不怎么有钱,理哪门子财?殊不知正因为钱少,才有必要通过理财对不确定的未来做出规划,未必是唯一途径但绝对科学有效。身强体壮的时候不准备,年老色衰了你以为钱会自己跑向你?唯一确定能养你老的就只有年轻时候的自己,所以不要认为钱不多就拒绝做理财,而要趁有能力有收入来源的时候做好规划。小白也可以逆袭成为王者,只要你动起来。而且有效理财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经验积累,所以本钱少也可以尽量演练,积累经验,哪怕现在可能交学费,也为了以后少亏钱。况且少量本金不会产生过重的思想负担,所以试着做起来吧。 心态很重要,一时浮亏难得不为所动,短暂收红切忌沾沾自喜。市场瞬息万变,每个个体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整体走势,所以不要急着为还没到手的丰歉预设情绪,离场了结才会真正躺在你口袋里,否则只能是数学意义上的增减变化。 正确厘清和对待收益与风险的关系。很多人都明白,收益越高风险越大,所以一定要在一开始时就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,冷静看待。收益高没风险的项目绝对没有,即使有也大概率轮不到你我小老百姓或者干脆断定就是诈骗。理性看待自己的损失承受能力,权衡预期收益与可能风险的匹配,如果赔钱,多少可以接受,多少绝不允许,设定红线再掏银子。丢弃侥幸获利撞大运的心理,踏踏实实理性思考,来不得一点儿盲目自信。即使偶然碰运气赚到了钱也一定会靠自己的实力把它输掉。

投资理财基本知识,
普通打工者怎么理财,如何理财比较好?2个建议让你钱生钱 第一种建议:置换购买资产项 15年的时候我刚买了第一台笔记本,也是这一年9月我才知道了有公众号这个东西,然后开始捣鼓公众号,因为视野有限,因此做的公众号也就做了个校园公众号,这个校园公众号后续带给我收益不好算,但是单独说流量主也有四五千了,更不用说还有广告一类的收入了,不过基本都留给后来成立的校园团队了,苹果工作手机,大王卡工作卡,几部kindle,可以一直用的健身卡…还给自己换了surfacepro4我现在用的,我自己的苹果手机也是做这个公众号带来的。 16年后来手机坏了,就换了苹果的手机,带来的收益?怎么说呢,主要就是见识的增长了,用安卓的时候,为了省钱,买的千元机,啥都下载不了(一下载总是内存不足),后来就买了苹果,然后下载了知乎,某些理财的软件等等,然后开始有意识的学习,培养自己的理财习惯。这些资产比较隐形,但是确实带来了成长,你可能想不到,很多生产力可以用手机做,比如做vlog短视频,拍抖音,写知乎,玩微博,甚至写公众号…你看,有一个好的生产力工具可以帮助自己做很多事。 (其实买这些东西我吃亏过,换苹果之前我买的诺基亚,便宜,流畅…只考虑省钱但是没有考虑未来的增值生产;另外就是kindle也有些浪费,我现在多数的阅读都是手机完成…本来kindle看免费的知乎周刊订阅RSS很好,但是后来慢慢没时间看了…唉) 总之,如果自己现在的生产力设备性能不好,就换预算范围内最好的设备,能给自己带来很多机会。比如我一个同学,买了新电脑(专门做cad,ps),然后花了2000买课程,今年三月份开始接单,四月份的单子赚了好几千了…这样的投资划算不?不过如果说你真的要投资,注意不要被欺骗了,买了实际没什么用处的东西,一定是自己提前就想明白这东西可以给你带来什么价值的,未来能够有什么样的回报?比如知识付费,你要认真选择,选择那些实际在未来能带来收益的,视频后期,音频后期等等,图片设计可能不太好了,都有很多图片工具了,除非你做的非常好,这块的入门级选手都被淘汰了应该。 第二种建议:建立理财习惯。 不要害怕赔钱,我第一次购买基金是在某记账平台上,没买多少,就是一千多,一天赔了50多,除此之外还买了贵金属,赔了一百多…我立马就退出来了,半年多没敢再碰理财的产品。过来再接触理财基金,基本就是17年下半年了,买了电脑手机啥的,还有点剩余,就开始理财了,看了很多的理财书籍,比如什么理财经,什么理财课…一般都是免费资源,那时候还是穷学生(现在依然很穷)因此都是自己找的免费资源,学到了不少。很多人告诉你有了第一个1万,要存款,要买保险,我觉得都挺扯淡的…如果你手机,电脑这样的生产力工具目前还能用上几年,就不需要更新换代浪费钱了,我觉得就是应该拿来学理财,赔钱也赔不了太多。 个人短期理财误区 虽然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因为周期短、流动性强、收益高、风险小等原因一度火爆发行,但是其实很多人购买后会发现,首先收益并没有那么高,甚至是相当低;这是因为大部分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合同没有细读,首先收益率大部分都是预期年化收益,这样就意味着其实很多情况下是达不到这种宣传的收益的,另外在购买这些理财产品的过程中,大多投资者忽略了前面的申购期和后面的清算期是额外都不计息的,而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免费借给银行的。例如某款7天的理财产品,年化收益8%,但是算上申购期和清算期可能前后加起来12天左右,如果按这12天一平均,收益就相对低多了。

1W元怎么理财,下面一起来看看几种理财方式
1万元买货币基金:18年后变2万元
选择货币基金的方式打理1万元,最大的优势在于安全性,在此基础上获取一定的收益。选择货币基金、储蓄等方式打理1万元,最大的优势无非是安全性。货币基金的主要投资优势体现在这些方面:首先是投资门槛低,不少产品仅需一块钱即可购买;其次是费率低廉,往往免申赎费;三是赎回方便,很多货币基金开通了T+0或T+1服务,快捷程度甚至可以媲美活期存款。2017年货币基金三季度的年化收益率为3.95%,六成产品年化收益率超4%。如果想灵活配置1万元,同时保障1万元的安全性,货币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。 把1万元用于货币基金这类低风险理财,安全是安全了,但如果按照年均4%的收益率计算,大概18年才能变成2万元。 1万元存银行:安全性高但败给通胀 与货币基金比起来,储蓄的安全性只高不低,但是收益率方面,几乎没有可比性。唯一的优势在于安全,但也难免在通胀率面前秒成渣。与货币基金比起来,储蓄的安全性只高不低,但是收益率方面,几乎没有可比性。存款利率上:活期存款利率为0.311%,3个月定期1.423%,半年定期1.671%,一年定期1.945%,三年定期3.095%,五年定期3.034%。收益率比较上,高下立判。选择定期储蓄并非完全不可行,但长期来看,一定不是个最优选择。毕竟,一面是不断下滑的利率,一面是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率,购买力不断下滑。选择把1万元存入银行,存个几年,难免会重蹈那位厦门女士的覆辙。 1万元买不了房子,买地产股怎么样? 在过去的10多年里,中国房地产走过了一轮超级大牛市。2007年北京的房价只有八九千元一平米,如今动辄10万元,涨了10倍以上。现在房子越涨越贵,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,在大城市买房子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。相关数据显示,尽管有90%的“90后”想要买房,但是有61%的人表示他们付不起首付。1万元投资房地产肯定没戏,但是可以投资一些房地产股票,间接投资房地产。如果在房地产企业刚刚上市时,就投资了他们的股票,持有到现在会有怎样的收益?以万科为例,万科A在1万元买不了房子,买地产股怎么样?1991年1月上市,上市当天收盘价为14.58元。当时,深圳的房子便宜的1500元、1600元一平米,贵的也只要4000多元一平米。深圳现在是全国房子最贵的几个城市之一了,房价涨幅也是最惊人的。但是,算起来,万科的涨幅并不比房价低,反倒高很多。根据wind数据显示,截至10月中旬万科A股价约26元,同样经过10多次送转股后,折合复权价每股约为3587元,累计上涨约246倍。怎么样?比房子牛多了吧。 现在房价是不是虚高了争议比较大,如果你依然看好楼市,拿1万元钱去买点房地产股票也不错哦。 1万元买基金:收益也许会让你惊喜 除了炒股,股票型基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购买基金素有懒人理财之称。把钱交给基金经理,让专业人士帮忙打理,可谓事半功倍。那么,假如用1万元的钱购买偏股型基金,持有5年、10年、20年、50年后,会有怎样的收益呢?一般来说,偏股型基金收益率与市场行情密不可分,但通常会有年7%-10%的收益。按照年7%的收益率来算,用1万元买入,持有5年后,本金和收益共为14156元。持有10年后,本金和收益共为20088元;持有20年后,本金和收益共为40452元;持有50年后,本金和收益共为330334元,完全可以成为一份送给孩子的礼物。近5年来,不少偏股型基金表现优异。当前共有2500多只主动偏股基金,其中有近500只成立年限超过5年,这500只有超过50%的基金收益翻了一倍,6%的基金收益翻了两倍,近18%的基金收益在两者之间。其中,国泰中小盘成长表现最佳,该基金成立于2009年10月19日,过去5年累计收益率为327.08%。 普通打工者怎么理财,这篇文章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介绍,希望大家知道每个人的财富增长从点点滴滴开始,开源节流,让闲钱得到更好的使用方式,往往能够让自己不断重视自己的理财规划,也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。
标签: 理财知识 理财
美联储信息网 » 普通打工者怎么理财,最好的理财知识点
免责声明:本文由wowo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